2001年
概述
1.熱源及熱網建設
集中供熱二期工程:2001年,呼和浩特市城發(fā)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改寫了首府東部區(qū)域沒有集中供熱的歷史。當年開工建設了集中供熱二期工程。該工程設計供熱規(guī)模510萬平方米??偼顿Y60632.7萬元,其中:利用日元貸款35億日元。規(guī)劃供熱范圍是呼倫路以東的所用區(qū)域,建設橋靠、三合村兩個熱源廠。其中,橋靠熱源廠占地152畝,建有5×58MW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占地108畝,建有4×29MW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熱力管網43.5km、熱力站80座、1座110KV變電站、2座10KV變電站。
2001年4月正式開工,橋靠熱源廠建成2臺58MW鍋爐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建成2臺29MW鍋爐,供熱能力達到217萬平方米,建成管網14公里、熱力站10座,并于10月、11月投入試運行,實現供熱面積80萬平方米,實現了年初制定的“當年建設、當年實現供熱”的目標。截止年底,完成投資42000萬元。
2.運營及管理
呼和浩特市城發(fā)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了呼和浩特市城發(fā)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集中供熱二期項目部進行運營管理。
一是進行夏季設備維護工作。
二是制定供熱運營方案、應急方案、搶修方案。
三是供暖前,提前進行煤炭的采購。
2002
概述
1.熱源及熱網建設
集中供熱二期工程:2002續(xù)建工程,橋靠熱源廠新建成3臺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建成2臺鍋爐,新增供熱能力293萬平方米,新建管網17公里、熱力站26座,年底實現供熱面積243萬平方米。
截止年底,橋靠熱源廠建成5×58MW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建成4×29MW鍋爐,已建成管網31公里,熱力站36座,形成供熱能力510萬平方米。2002年完成工投資13269萬元,累計完成投資55269萬元。
2.運營及管理
呼和浩特市城發(fā)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了呼和浩特市城發(fā)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供熱分公司進行運營管理。
一是成立機構,建立各種規(guī)章制度。
二是進行夏季設備維護工作。
三是制定供熱運營方案、應急方案、搶修方案。
四是供暖前,提前進行煤炭的采購。
2003年
概述
1.熱源及熱網建設
(1)集中供熱二期工程:2003年續(xù)建工程,新建管網6.5公里、熱力站18座,完成投資5295萬元; 三合村熱源廠新擴建一臺29MW熱水鍋爐(呼和浩特市東區(qū)集中供熱工程) ,2003年完成投資1067萬元。
(2)金橋新市區(qū)工業(yè)園區(qū)熱源廠建設工程(東區(qū)集中供熱工程的第三個熱源廠):新開工建設的工程,計劃投資2200萬元,占地140畝,新建兩臺20T/h蒸汽鍋爐,配套建設供熱管網2. 6公里。2003年開工,完成投資1440萬元。
截止年底,橋靠熱源廠已建成5×58MW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已建成5×29MW鍋爐,已建成管網37.5公里,熱力站54座,形成供熱能力543萬平方米, 年底實現供熱面積370萬平方米。2003年完成投資7802萬元,累計完成投資63071萬元。
2.運營及管理
呼和浩特市城發(fā)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供熱分公司進行供熱運營管理。
一是完善各種規(guī)章制度。
二是進行夏季設備維護工作。
三是制定供熱運營方案、應急方案、搶修方案。
四是供暖前,提前進行煤炭的采購。
2004年
概述
1.熱源及熱網建設
(1)集中供熱二期工程:2004年續(xù)建工程,新建管網5公里,熱力站2座,完成投資720萬元,累計完成投資61284萬元。工程全部完工。
(2)金橋新市區(qū)工業(yè)園區(qū)熱源廠:2004年續(xù)建工程,于2004年10月15日竣工投產,形成2×20T/h蒸汽供熱能力,鋪設供熱蒸汽管道2059米,熱水管道7962米,外網管道5022米。2004年完成投資605萬元。工程全部完工。
截止年底,橋靠熱源廠已建成5×58MW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已建成5×29MW鍋、金橋新市區(qū)工業(yè)園區(qū)熱源廠2×20T/h蒸汽鍋爐,已建成管網43.3公里,熱力站56座,形成供熱能力587萬平方米,年底實現供熱面積454萬平方米。2004年完成1325投資萬元,累計完成投資64396萬元。
2.運營及管理
呼和浩特市城發(fā)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供熱分公司進行供熱運營管理。
一是完善各種規(guī)章制度。
二是進行夏季設備維護工作。
三是制定供熱運營方案、應急方案、搶修方案。
3.其他
為解決熱源廠產生的粉煤灰渣,呼和浩特市城發(fā)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城發(fā)公司建設了粉煤灰綜合利用項目。工程計劃投資1601.605萬元,其中:新建儲灰筒倉8個,年儲灰4萬噸;建筑砌塊和超細復合粉煤灰生產線,年產商品精細粉煤灰1.6萬噸,粉煤灰陶粒3.2萬立方米,可制小型空心砌塊4萬立方米。工程2004年8月開工,2004年完工。
2005年
概述
1.熱源及熱網建設
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大氣環(huán)境改善工程(一期)── 呼和浩特市東區(qū)集中供熱工程:新建工程,工程總投資109715.3萬元,其中日元貸款74億日元,總供熱能力1370萬m2,熱水鍋爐總容量879MW,熱水管網60.8km,熱力站107座,蒸汽鍋爐總容量40t/h,蒸汽管網1.9km。供熱范圍包括呼市呼倫貝爾路以東的所有區(qū)域。其中: 橋靠熱源廠擴建5×58MW熱水鍋爐,一級熱水管網25.5Km,熱力站39座;三合村熱源廠擴建4×70MW和1×29MW熱水鍋爐,一級熱水管網17.9km,熱力站37座;辛家營熱源廠新建4×70MW熱水鍋爐和2×20t/h蒸汽鍋爐,一級熱水管網17.4km,蒸汽管網1.9km,熱力站31座。
2005年三合村熱源廠擴建一臺70MW熱水鍋爐,新增供熱能力109萬平方米,新建設供熱管網1.2公里、熱立站9座。2005年呼和浩特市東區(qū)集中供熱工程完成投資5938萬元。
截止到年底,橋靠熱源廠已建成5×58MW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建成5×29MW、1×70MW鍋爐、金橋新市區(qū)工業(yè)園區(qū)熱源廠2×20T/h蒸汽鍋爐,已建成管網44.5公里,熱力站65座,形成供熱能力696萬平方米,年底實現供熱面積653萬平方米。2005年完成投資5938萬元,累計完成投資70334萬元。
2.運營及管理
呼和浩特市城發(fā)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供熱分公司進行供熱運營管理。
一是完善各種規(guī)章制度。
二是進行夏季設備維護工作。
三是制定供熱運營方案、應急方案、搶修方案。
2006年
概述
1.熱源及熱網建設
呼和浩特市東區(qū)集中供熱工程:2006年續(xù)建工程,三合村熱源廠新建1臺70MW熱水鍋爐、橋靠熱源廠新建2臺58MW熱水鍋爐,新建管網19.7公里、熱力站15座,新增供熱能力283萬平方米。2006年呼和浩特市東區(qū)集中供熱工程完成投資33212萬元,累計完成投資42262萬元。
截止到年底,橋靠熱源廠已建成7×58MW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建成5×29MW和2×70MW鍋爐、金橋新市區(qū)工業(yè)園區(qū)熱源廠2×20T/h蒸汽鍋爐,已建成管網64.2公里,熱力站80座,形成供熱能力979萬平方米,年底實現供熱面積722萬平方米。2006年集中供熱工程完成投資33212萬元,累計完成投資109484萬元。
2.運營及管理
一是組建股份制公司,推進供熱市場化運作
為解決高速發(fā)展的城市建設對集中供熱的需求,推進城市供熱體制的改革,呼和浩特市城發(fā)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率先提出了以市場化方式運作城市集中供熱設施建設的改革措施,并組建了呼和浩特市城發(fā)供熱有限責任公司,為在全市乃至全自治區(qū)推進城市集中供熱實現“投資多元化、運營企業(yè)化、服務社會化”樹立了典型的范例,在全國同行業(yè)中也走在了改革的前列。
此次市場化運作采取自愿投資的原則,不愿投資入網者,可使用電、氣、油、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供熱,自愿參與集中供熱設施建設投資者享有股東權益。
運作范圍為房地產開發(fā)項目、商業(yè)經營性用房、企業(yè)辦公用房、廠房倉庫及其它附屬建筑的供熱設施建設,實行投資入網;政府投資建設的社會公益性項目,如黨政機關、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科研設施、社會福利設施等,可不參加投資入網;破產企業(yè)的下崗職工、社會低保對象等弱勢群體免收供熱設施建設投資和配套費。集中供熱設施建設投資為50元/平方米(不含原配套費50元/平方米)。
2006年供熱設施建設投資協(xié)議出資額已達1億多元,股東及投資人已有13家。 集中供熱試行市場化運作,為推進公用事業(yè)改革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二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
健全公司的股東會、董事會、監(jiān)事會和經理層。
2007年
概述
1.熱源及熱網建設
(1)呼和浩特市東區(qū)集中供熱工程:2007年續(xù)建工程,新建管網9.7公里、熱力站8座,2007年完成投資8529萬元,累計完成投資50791萬元。
(2)金橋熱網工程:新建工程,熱源部分由北方電力負責建設,熱網計劃總投資6.0265億元,供熱范圍為大黑河以北,呼倫貝爾路以東,鄂爾多斯大街以南及東二環(huán)以西區(qū)域。新建78.93公里一級熱水管網,新建熱力站114座和1座中繼泵站,調度中心1座,新増供熱總面積970萬平方米。
金橋熱網工程于2007年4月全面開工,年內建成供熱主干線18.8公里,并已全線貫通,建設熱力站6座,形成供熱能力970萬平方米,完成投資34108萬元。200萬(鑒于金橋區(qū)域由金橋熱網進行供熱,將金橋新市區(qū)工業(yè)園區(qū)熱源廠進行了拆除)
截止到年底,橋靠熱源廠已建成7×58MW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建成5×29MW和2×70MW鍋爐、金橋新市區(qū)工業(yè)園區(qū)熱源廠2×20T/h蒸汽鍋爐、金橋熱網,已建成管網92.7公里,熱力站94座,形成供熱能力1949萬平方米,年底實現供熱面積1121萬平方米。2007年集中供熱工程完成投資42637萬元,累計完成投資152121萬元。
2.運營及管理
一是建立各相關機構,制定相關管理制度
二是加大采暖費收繳力度。采取定點收費、集中收費和上門入戶收費相結合的辦法,加大采暖費回收力度,提高供熱收費率。
三是推進供熱改革
2006年組建了股份制公司—呼和浩特市城發(fā)供熱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成立一年來,已經在“投資多元化、運營企業(yè)化、服務社會化”的改革與發(fā)展道路上,取得了明顯成效,探索出一定的成功經驗。2007年新增投資入網股東及投資人23家。
2008年
概述
1.熱源及熱網建設
(1)呼和浩特市東區(qū)集中供熱工程:2008年續(xù)建工程,新建管網7.1公里、熱力站12座,2008年完成投資8314萬元,累計完成投資59105萬元。
(2)金橋熱網工程:2008年續(xù)建工程,新建供熱主支干線15.6公里、 13座熱力站,完成投資21141萬元,累計完成投資55249萬元。
截止到年底,橋靠熱源廠已建成7×58MW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建成5×29MW和2×70MW鍋爐、金橋新市區(qū)工業(yè)園區(qū)熱源廠2×20T/h蒸汽鍋爐、金橋熱網,已建成管網115.4公里,熱力站119座,形成供熱能力1949萬平方米,年底實現供熱面積1160萬平方米。2008年集中供熱工程完成投資29455萬元,累計完成投資181576萬元。
2.運營及管理
一是抓好夏季檢修技改工作,為今冬高效優(yōu)質供熱打下良好基礎。
二是開展以節(jié)能減排、節(jié)能降耗為主題的科研工作,節(jié)能技術創(chuàng)新效果顯著。為解決遠端用戶不熱問題,在部分熱力站加裝了流量平衡閥進行試驗;為提高脫硫效率,安裝填加系統(tǒng)并填加石灰石進行爐內脫硫;安裝了兩套污染源在線監(jiān)測設備,并已投入運行。
三是開展用戶普查工作。2008年開展熱用戶普查,已累計完成勘丈面積約543萬平方米。
四是繼續(xù)推進供熱股份制改革
呼和浩特市城發(fā)供熱有限責任公司2008年新增投資入網股東及投資人25家。
2009年
概述
1.熱源及熱網建設
(1)呼和浩特市東區(qū)集中供熱工程:2009年續(xù)建工程,橋靠熱源廠新建3×58WM臺鍋爐、三合村熱源廠新建1×70WM臺鍋爐、辛家營熱源廠開工建設,新建管網8公里、熱力站15座,2009年完成投資19195萬元,累計完成投資78300萬元。
(2)金橋熱網工程:2009年續(xù)建工程,新建供熱支線4公里、 8座熱力站,完成投資4349萬元,累計完成投資59598萬元。
截止到年底,橋靠熱源廠已建成10×58MW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建成5×29MW和3×70MW鍋爐、金橋新市區(qū)工業(yè)園區(qū)熱源廠2×20T/h蒸汽鍋爐、金橋熱網,已建成管網127.4公里,熱力站142座,形成供熱能力1949萬平方米,年底實現供熱面積1440萬平方米。2009年集中供熱工程完成投資23544萬元,累計完成投資205120萬元。
2.運營及管理
一是建立了全新的經營管理機制
(一)實行財務成本預算管理。 呼和浩特市城發(fā)供熱有限責任公司將當年10月1日—下一年9月30日確定為預算年度,制定各部門的資金預算指標,并將預算指標作為各部門經濟目標考核指標的基礎數據,直接與績效獎勵掛鉤。
(二)劃小核算單位,全面實行目標責任制
按照供熱區(qū)域劃分為橋靠、三合村、辛家營、金橋四個分公司進行供熱運營管理。同時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考核原則,公司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績效考核管理體系,考核到每個崗位,考核工作的細化帶動了公司推行精細化管理。
二是推出了供熱“售后服務”——“零距離服務”。2009年呼和浩特市城發(fā)供熱有限責任公司提出了“服務”是公司今后貫穿供熱運營理念的一條主線,為此推出了供熱“售后服務”——“零距離服務”,設立了961655供熱服務熱線,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將供暖服務從鍋爐房延伸到了每家每戶。公司追求的不僅僅是收費率、開栓率,而是最重要的為用戶提供優(yōu)質的售后服務。
三是延伸服務半徑。為更好為用戶提供服務,推進公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2009年呼和浩特市城發(fā)供熱有限責任公司積極開發(fā)供熱領域產業(yè)項目,延伸服務半徑,成立了供熱設計院、供熱管網維護公司、能源公司、建材公司等,目的是在企業(yè)內部走出一條“以主帶副”、“以副養(yǎng)主”,供熱、開發(fā)、設計、施工、運輸等綜合一體化經營路線,促進供熱行業(yè)健康發(fā)展。
四是繼續(xù)推進供熱股份制改革
2009年新增投資入網股東及投資人23家。
2010年
概述
1.熱源及熱網建設
(1)呼和浩特市東區(qū)集中供熱工程:2010年續(xù)建工程,三合村熱源廠新建1臺70MW鍋爐、辛家營熱源廠新建2臺70MW,新建管網15.3公里、熱力站19座,2010年完成投資15627萬元。累計完成投資93927萬元。
(2)金橋熱網工程:2010年續(xù)建工程,新建供熱支線4.2公里、 8座熱力站,完成投資5312萬元,累計完成投資64910萬元。
截止到年底,橋靠熱源廠已建成10×58MW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建成5×29MW和4×70MW鍋爐、辛家營熱源廠建設2×70MW鍋爐、金橋熱網,已建成管網146.9公里,熱力站169座,形成供熱能力2700萬平方米,年底實現供熱面積1734萬平方米。2010年集中供熱工程完成投資20939萬元,累計完成投資226059萬元。
2.運營及管理
一是抓好夏季檢修技改工作,為冬季供熱打下了良好基礎。橋靠、三合村熱源廠已運行十年,各種供熱設施進行大修期,為確保下一采暖期的供熱運營,夏季投入4487萬元進行了維修改造。
二是重點抓好煤炭管理,保障供熱生產。供熱用煤進行招標采購和供應。
三是精心調網,保障供熱質量。公司根據室外氣溫變化情況,基本形成了一套能夠適應氣溫變化和公司供熱系統(tǒng)的調網模式,各熱力站熱量能夠得到合理分配。
四是制定各種應急預案,保證供熱安全運行。制定《年度供熱計劃》《年度投運方案及調網方案》《停電、停水保護應急預案》《供熱應急預案》《生產用煤應急預案》《突發(fā)事故應急預案》《鍋爐搶修預案》等八項應急預案,保證了供熱正常運行。
五是繼續(xù)推進供熱股份制改革。
2010年新增投資入網股東及投資人19家。
3.其他
呼和浩特市城發(fā)供熱有限責任公司按照國家“深化供熱體制改革,實行供熱計量收費”的目標,積極開展熱計量改造試點工作。同時,引進國內最好的熱表生產企業(yè)睿能集團、北京太宇慧能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集生產、安裝、配件、服務一條龍的生產熱表公司——呼和浩特市睿城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2011年
概述
1.熱源及熱網建設
(1)呼和浩特市東區(qū)集中供熱工程:2011年續(xù)建工程,辛家營熱源廠新建2臺70MW,新建管網6.5公里、熱力站6座,完成投資10610萬元,累計完成投資104537萬元。工程全部完工。
(2)金橋熱網工程:2011年續(xù)建工程,新建管網4公里、 5座熱力站,完成投資4434萬元,累計完成投資69344萬元。
(3)呼和浩特市大氣污染治理項目─橋靠、三合村區(qū)域集中供熱擴建工程:2011年新建工程,項目總投資91210.50萬元人民幣,其中利用德國促進貸款3500萬歐元,擴建橋靠、三合村熱源廠,共計建設6臺70MW燃氣鍋爐,5臺70MW燃煤鍋爐,供熱管網38.9公里,熱力站63座,新增供熱能力1470萬平方米。其中:橋靠熱源廠供熱區(qū)域,擬投資約5.56億元,增加供熱能力789萬平方米,新建3×70MW熱水鍋爐、3×70MW熱燃氣鍋爐,一級熱水管網24.8km、熱力站33座。 三合村熱源廠供熱區(qū)域,擬投資約4.07億元,增加供熱能力681萬平方米,新建2×70MW的熱水鍋爐、3×70MW熱燃氣鍋爐,一級熱水管網14.10km、熱力站30座。
2011年8月開工建設橋靠、三合村區(qū)域集中供熱擴建工程,新建管網8.3公里,完成投資9736萬元 。
截止到年底,橋靠熱源廠已建成10×58MW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建成5×29MW和4×70MW鍋爐,辛家營熱源廠建設4×70MW鍋爐、金橋熱網,已建成管網161.7公里,熱力站173座,形成供熱能力3000萬平方米,年底實現供熱面積2221萬平方米。2011年集中供熱工程完成投資24780萬元,累計完成投資250839萬元。
2.運營及管理
一、抓好夏季檢修技改工作,為冬季供熱打下了良好基礎。為確保下一采暖期的供熱運營,夏季投入2487萬元進行了維修改造。
二、重點抓好煤炭管理,保障供熱生產。供熱用煤進行招標采購和供應。
三、精心調網,保障供熱質量。公司根據室外氣溫變化情況,基本形成了一套能夠適應氣溫變化和公司供熱系統(tǒng)的調網模式,各熱力站熱量能夠得到合理分配。
四、制定各種應急預案,保證供熱安全運行。制定《年度供熱計劃》、《年度投運方案及調網方案》《停電、停水保護應急預案》、《供熱應急預案》、《生產用煤應急預案》、《突發(fā)事故應急預案》、《鍋爐搶修預案》等八項應急預案,保證了供熱正常運行。
五是繼續(xù)推進供熱股份制改革
2011年新增投資入網股東及投資人17家。
2012年
概述
1.熱源及熱網建設
(1)金橋熱網工程:2012年續(xù)建工程,新建管網2公里、 4座熱力站,完成投資6109萬元,累計完成投資75453萬元。
(2)橋靠、三合村區(qū)域集中供熱擴建工程:2012年續(xù)建工程,橋靠熱源廠建設2×70MW鍋爐,新建管網9.8公里、熱力站13座,完成投資18058萬元、累計完成投資27794萬元。
(3)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大氣環(huán)境改善項目(二期)——辛家營熱源廠集中供熱擴建工程:2012年新建工程,項目總投資43688.43萬元人民幣,其中利用日元貸款28.4億日元,擴建辛家營熱源廠(B車間),建設3臺84MW燃煤鍋爐、供熱管網22公里、熱力站29座,新增供熱能力500萬平方米。
2012年開工建設辛家營熱源廠集中供熱擴建工程,新建管網9.4公里、熱力站9座,完成投資6726萬元。
截止到年底,橋靠熱源廠已建成10×58MW和2×70MW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建成5×29MW和4×70MW鍋爐、辛家營熱源廠建設4×70MW鍋爐、金橋熱網,已建成管網182.9公里,熱力站199座,形成供熱能力3300萬平方米,年底實現供熱面積2593萬平方米。2012年集中供熱工程完成投資30893萬元,累計完成投資281732萬元。
2.運營及管理
一是抓好夏季檢修技改工作,為冬季供熱打下了良好基礎。為確保下一采暖期的供熱運營,夏季投入2764萬元進行了維修改造。
二是建立供熱收費系統(tǒng)模塊,為用戶提供更優(yōu)質、便捷的服務。2012年呼和浩特市城發(fā)供熱有限責任公司建立了供熱收費系統(tǒng)模塊,包括銀行代收費系統(tǒng)、收費服務大廳、流動收費廳。公司的熱用戶可到公司的收費廳繳費,也可到中行、建行、郵政儲蓄、交通銀行的任何網點繳費。
三是開展優(yōu)質服務活動,提高全員的服務意識。2012年公司從機關到基層都開展了優(yōu)質服務活動,通過扎實推進 “三亮三提三評三創(chuàng)” 即“亮黨員身份、亮服務標準、亮崗位承諾;比技能、比作風、比業(yè)績;黨員互通過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提升能力、提升服、提升效率;全員互評、成效測評、組織考評;創(chuàng)崗位奉獻先鋒、創(chuàng)服務對象滿意窗口和單位、創(chuàng)優(yōu)質服務品牌”的活動,切實提高了全員的服務意識,逐步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
四是繼續(xù)推進供熱股份制改革。2012年新增投資入網股東及投資人8家。
2013年
概述
1.熱源及熱網建設
(1)金橋熱網工程:2013年續(xù)建工程,新建管網0.5公里、熱力站4座 ,完成投資1765萬元,累計完成投資77218萬元。工程全部完工。
(2)橋靠、三合村區(qū)域集中供熱擴建工程:2013年續(xù)建工程,三合村熱源廠新建2×70MW鍋爐,新建管網3.4公里、熱力站11座,完成投資17083萬元、累計完成投資44877萬元。
(3)辛家營熱源廠集中供熱擴建工程:2013年續(xù)建工程,新建1臺84MW燃煤鍋爐,新建管網3.5公里、熱力站9座,完成投資15278萬元,累計完成投資22004萬元。
截止到年底,橋靠熱源廠已建成10×58MW和2×70MW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建成5×29MW和6×70MW鍋爐、辛家營熱源廠建設4×70MW和1×38MW鍋爐、金橋熱網,已建成管網189.8公里,熱力站223座,形成供熱能力3720萬平方米,年底實現供熱面積3013萬平方米。2013年集中供熱工程完成投資32361萬元,累計完成投資314093萬元。
2.運營及管理
一、抓好夏季檢修技改工作,為冬季供熱打下了良好基礎。為確保下一采暖期的供熱運營,夏季投入3325萬元進行了維修改造。
二、抓好供熱生產運行,確保供熱質量
公司健全完善了生產調度、技術管理、設施巡視、故障搶修、監(jiān)督檢查等各項制度,防范和杜絕重大運行故障,確保供熱生產安全穩(wěn)定運行;針對初寒期、嚴寒期、末寒期不同時段的不同氣候特點和用戶感受,相應采取了不同的對策調節(jié)供熱運行;根據供熱情況及時調整和修改制定應急搶險預案,落實應急措施和應急搶修隊伍。
2014年
概述
1.熱源及熱網建設
(1)橋靠、三合村區(qū)域集中供熱擴建工程:2014年續(xù)建工程,新建管網2.6公里、熱力站12座,完成投資13737萬元、累計完成投資58615萬元。
(2)辛家營熱源廠集中供熱擴建工程:2014年續(xù)建工程,新建2臺84MW燃煤鍋爐,新建管網10.1公里、熱力站7座,完成投資13431萬元,累計完成投資35435萬元。
(3)辛家營熱源廠新建1臺70MW燃煤鍋爐工程:2013年續(xù)建工程,2013年公司根據市政府要求,對原如意鍋爐房進行拆除,并入公司熱網,將原鍋爐房內1臺70MW燃煤鍋爐搬遷至辛家營熱源廠重新組裝使用。項目總投資2531.04萬元,于2013年8月對鍋爐進行拆除;2014年10月在辛家營熱源廠B車間開始組裝。
截止到年底,橋靠熱源廠已建成10×58MW和2×70MW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建成5×29MW和6×70MW鍋爐、辛家營熱源廠建設4×70MW和3×38MW鍋爐、金橋熱網,已建成管網202.5公里,熱力站242座,形成供熱能力3887萬平方米,年底實現供熱面積3086萬平方米。2014年集中供熱工程完成投資27168萬元,累計完成投資341261萬元。
2.運營及管理
一是抓好夏季檢修技改工作,為冬季供熱打下了良好基礎。為確保下一采暖期的供熱運營,2014年夏季檢修技改費用3556萬元。
二是完善熱用戶信息平臺數據,為公司加強管理提供有力支持。上一采暖期結束后,公司開展了為期四個月的供熱面積核查工作,對熱用戶信息進行了梳理、排查,將漏報、錯報的數據進行了錄入。四個分公司普查面積共計3124.7萬平方米,用戶共計204842戶,錄入系統(tǒng)3122.1萬平方米。
3.其他
2014年公司投資1000多萬元,對年久失修,嚴重影響供熱效果的14個老舊小區(qū)的二次管網進行了改造,包括東苑小區(qū)、市政府管網、聯(lián)建小區(qū)、勤工辦等,涉及用戶面積36.14萬㎡,管網溝長約13.2公里。
2015年
概述
1.熱源及熱網建設
(1)橋靠、三合村區(qū)域集中供熱擴建工程:2015年續(xù)建工程,橋靠熱源廠新建1×70MW燃煤鍋爐、三合村熱源廠新建3臺70MW燃氣鍋爐,新建管網7.5公里、熱力站14座,完成投資8550萬元、累計完成投資67165萬元。
(2)辛家營熱源廠集中供熱擴建工程:2015年續(xù)建工程,新建管網3.8公里、熱力站7座,完成投資5259萬元,累計完成投資40694萬元。
(3)辛家營熱源廠新建1臺70MW燃煤鍋爐工程:2015年續(xù)建工程,2015年完工,并投入運營,完成投資2500萬元。
(4)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低碳供熱亞行貸款項目─辛家營、金橋、毫沁營區(qū)域集中供熱工程:2015年新建工程,是利用亞洲開發(fā)銀行貸款1.5億美元建設的大型集中供熱項目。項目總投資242936.53萬元人民幣,其中利用亞洲開發(fā)銀行貸款1.5億美元,擴建辛家營,新建金橋調峰、毫沁營熱源廠、和林京能盛樂熱電廠至呼和浩特長輸供熱管線。具體建設內容為:新建5臺70MW燃氣鍋爐、2臺25MW電鍋爐、2座中繼加壓泵站;改造新建2臺70MW燃氣鍋爐;新建長輸供熱管線37.26公里、供熱管網79.37公里、首站1座、熱力站191座,新增供熱能力2971.13萬平方米。
2015年辛家營、金橋、毫沁營區(qū)域集中供熱工程開始進行征地工作,完成投資16390萬元。
截止到年底,橋靠熱源廠已建成10×58MW和3×70MW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建成5×29MW和6×70MW鍋爐及3×70MW燃氣鍋爐、辛家營熱源廠建設5×70MW和3×38MW鍋爐、金橋熱網,已建成管網213.8公里,熱力站263座,形成供熱能力4537萬平方米,年底實現供熱面積3399萬平方米。2015年集中供熱工程完成投資32699萬元,累計完成投資373960萬元。
2.運營及管理
一是抓好夏季檢修技改工作,為冬季供熱打下了良好基礎。上一采暖季結束后,公司多次組織各供熱分公司和相關人員對檢修技改方案進行討論,確定了既能保證安全正常運行又能合理利用檢修資金的方案。2015年夏季檢修費用4008萬元。
二是做好供熱安全措施,確保供熱設施運行安全。
加強公司內部安全教育宣傳力度,提高公司總體的防范能力;建立健全了安保一系列制度;完善了硬件設備,落實防范措施;采暖年度組織20多次安全檢查,切實落實安全生產,積極開展查漏洞、查隱患,責成各單位進行整改,為“供好熱”保駕護航;加強巡查力度,安排安保人員24小時在廠區(qū)內巡邏,為確保供熱設施的安全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3.其他
一是實施供熱煙氣治理項目。為了能夠滿足新的環(huán)保排放標準,呼和浩特市城發(fā)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投資6883.5萬元,采用國內先進的技術對煙氣排放不符合新標準的循環(huán)硫化床鍋爐實施了供熱煙氣治理項目。其中:
橋靠熱源廠10臺58MW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煙氣治理最終選用了國內外較為先進的“SDA半干法脫硫技術”及“SNCR脫硝技術”進行改造,項目總投資6398萬元,2015年7月20日開工建設,年內脫硫系統(tǒng)、脫硝系統(tǒng)正式投產。投運后達到了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二氧化硫≤200mg/Nm3,氮氧化物≤200 mg/Nm3,顆粒物≤30 mg/Nm3)。
三合村熱源廠采用干法石灰爐內噴鈣對5臺29MW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煙氣凈化處理設備進行技術改造,總投資485.5萬元,2015年7月開工,2015年10月30日投運。投運后達到了工業(yè)鍋爐污染物排放標準(二氧化硫≤400mg/Nm3,氮氧化物≤400 mg/Nm3,顆粒物≤80 mg/Nm3)。
二是實施二次管網改造項目。為了保證廣大用戶供熱效果,及解決公司老舊管網的跑、冒、滴、漏等問題,公司每年都要對供熱區(qū)域內部分老舊小區(qū)進行二次網改造,2015年度投入資金1000萬元,對14個小區(qū)近40萬㎡的區(qū)域進行了二次網改造。
2016年
概述
1.熱源及熱網建設
(1)橋靠、三合村區(qū)域集中供熱擴建工程:2016年續(xù)建工程,橋靠熱源廠新建3×70MW燃氣鍋爐,新建管網4.6公里、熱力站10座,完成投資7771萬元、累計完成投資74936萬元。
(2)辛家營熱源廠集中供熱擴建工程:2016年續(xù)建工程,新建管網2.2公里、熱力站6座,完成投資809萬元,累計完成投資41503萬元。
(3)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低碳供熱亞行貸款項目─辛家營、金橋、毫沁營區(qū)域集中供熱工程:2016開工建設子項目和林京能盛樂至呼市長輸供熱管線,即和林縣京能盛樂熱電廠的熱源通過長輸管道輸送至呼市東南部區(qū)域,擬投資9.76億元,建設供熱管網37.26公里,供熱能力1600萬平方米。2016年7月20日開工,截止到12月底,已開挖29.25公里,安裝管道16.9公里,2016年完成投資14472萬元。累計完成投資30862萬元。
截止到年底,橋靠熱源廠已建成10×58MW和3×70MW燃煤鍋爐及3×70MW燃氣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建成5×29MW和6×70MW鍋爐及3×70MW燃氣鍋爐、辛家營熱源廠建設5×70MW和3×38MW鍋爐、金橋熱網,已建成管網237.5公里,熱力站279座,形成供熱能力4930萬平方米,年底實現供熱面積3831萬平方米。2016年集中供熱工程完成投資55751萬元,累計完成投資397012萬元。
2.運營管理
一是抓好夏季檢修技改工作,為冬季供熱打下了良好基礎。上一采暖季結束后,公司多次組織各供熱分公司和相關人員對檢修技改方案進行討論,確定了既能保證安全正常運行又能合理利用檢修資金的方案。2016年夏季檢修費用5643萬元。
二是抓好采暖費的收繳力度,與五家銀行合作收繳熱費。為加強供熱管理,方便用戶繳費,公司對供熱收費系統(tǒng)繼續(xù)進行了完善,收費信息的正規(guī)、準確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與中行、交行、建行、郵儲、興業(yè)銀行等五家銀行合作收費,在這些銀行的網點就可進行繳費,還可以使用手機繳費、預約上門繳費。
3.其他
(1)拆并鍋爐房
2016年拆并5個小鍋爐房,即銳增源鍋爐房、5303工廠鍋爐房、嘉和鑫苑鍋爐房、安全局鍋爐房和源順鍋爐房,供熱面積合計為25.8萬㎡。
(2)二次管網改造
2016年投資約1700萬元,對多年失修、嚴重影響供熱效果的25個老舊小區(qū)的二次網進行了改造,包括聯(lián)建小區(qū)、幸福小區(qū)、天聘公寓等,管長約5000多米,涉及用戶面積80萬㎡。
2017年
概述
1.熱源及熱網建設
(1)橋靠、三合村區(qū)域集中供熱擴建工程:2017年續(xù)建工程,橋靠熱源廠建設燃氣鍋爐鋪機,新建管網5.9公里、熱力站15座,完成投資8883萬元、累計完成投資83819萬元。
(2)辛家營熱源廠集中供熱擴建工程:2016年續(xù)建工程,新建管網1.2公里、熱力站9座,完成投資996萬元,累計完成投資42499萬元。
(3)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低碳供熱亞行貸款項目─辛家營、金橋、毫沁營區(qū)域集中供熱工程:2017年續(xù)建工程,續(xù)建子項目和林京能盛樂至呼市長輸供熱管線,2017年完成了37公里主管網的貫通,以及中繼泵站的建設,并與辛家營熱源廠的主管網順利并網、正式投產,成為我公司第二批次以熱電聯(lián)產的低碳環(huán)保能源,替代傳統(tǒng)燃煤鍋爐熱源,本采暖期減少燃煤消耗30萬噸,減排二氧化硫192噸、氮氧化物870 噸、顆粒物33.75噸。開工建設金橋調峰熱源廠土建工程,建設熱力站1座,鋪設管網1.8公里,完成投資39429萬元,累計完成投資70291萬元。
截止到年底,橋靠熱源廠已建成10×58MW和3×70MW燃煤鍋爐及3×70MW燃氣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建成5×29MW和6×70MW鍋爐及3×70MW燃氣鍋爐、辛家營熱源廠建設5×70MW和3×38MW鍋爐、金橋熱網、和林京能盛樂至呼市長輸供熱管線,已建成管網265.5公里,熱力站303座,形成供熱能力6130萬平方米,年底實現供熱面積4147萬平方米。2017年集中供熱工程完成投資105059萬元,累計完成投資446320萬元。
2.運營管理
一是抓好夏季檢修技改工作,為冬季供熱打下了良好基礎。上一采暖季結束后,公司多次組織各供熱分公司和相關人員對檢修技改方案進行討論,確定了既能保證安全正常運行又能合理利用檢修資金的方案。2017年夏季檢修費用5006萬元。
二是推行優(yōu)質服務,夏季走人小區(qū)進行供熱宣傳。公司公布《供熱服務十項承諾》,接受社會監(jiān)督,將通過24小時供熱服務熱線961655及19個服務隊,及時處理用戶遇到的各類問題。采暖期結束后,公司走訪了八一小區(qū)、興泰御都、秋實東區(qū)等41個小區(qū),對常見供熱問題、供熱條例及相關規(guī)定、用熱常識等進行普及宣傳。
三是開通微信繳納采暖費,方便用戶繳費。公司已開通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興業(yè)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僅支持網銀和手機銀行)的繳費業(yè)務,可在柜臺、自助終端、網上銀行、手機銀行上繳費;還可以在公司7個收費大廳和10個收費網點進行繳費,收費集中的時間段,各分公司設立了臨時收費點,分時段進入小區(qū)收費。2017年開通微信繳費業(yè)務。
3.其他
(1)拆并鍋爐房
2017拆并小鍋爐房16座,春雨小區(qū)鍋爐房、三醫(yī)院鍋爐房、昌盛鍋爐房等,供熱面積181.43萬㎡,投入資金約2700萬元。
(2)二次網改造
2017年投資約748萬元,對轄區(qū)內供熱效果不佳的27處住宅小區(qū)或商網用戶的二次網、閥門等供熱設施進行改造,包括泰和尚都、開天小區(qū)、長城小區(qū)、天育星園等,管長約4900多米,涉及用戶面積約93萬㎡。
(3)供熱管網改遷
今年,我市啟動了城區(qū)路網改造提升工程(原兩環(huán)四線),其中哲里木路、昭烏達路涉及城發(fā)公司供熱管網改遷。改遷共16處,溝長約3600多米,概算投資3600萬元。
(4)推行“訪民問暖”活動
在2017-2018采暖季供熱運行期間,公司推出開展進小區(qū)、訪用戶、聽意見、解難題的“訪民問暖——零距離服務”的活動,了解用戶的用熱困難和需求,真正解決不熱問題。
2018年
概述
1.熱源及熱網建設
(1)橋靠、三合村區(qū)域集中供熱擴建工程:2018年續(xù)建工程,橋靠熱源廠、三合村熱源廠新安裝設備,新建管網0.2公里、熱力站1座,完成投資5250萬元、累計完成投資89069萬元。
(2)辛家營熱源廠集中供熱擴建工程:2016年續(xù)建工程,新建管網6.0公里、熱力站9座,完成投資1309萬元,累計完成投資43808萬元。
(3)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低碳供熱亞行貸款項目─辛家營、金橋、毫沁營區(qū)域集中供熱工程:2018年續(xù)建工程,建設金橋調峰熱源廠新建兩臺燃氣鍋爐,及辛家營至金橋小長輸供熱管線,新建管網2.3公里,完成投資9349萬元,累計完成投資79640萬元。
截止到年底,橋靠熱源廠已建成10×58MW和3×70MW燃煤鍋爐及3×70MW燃氣鍋爐、三合村熱源廠(5×29MW鍋爐拆除)建成6×70MW燃煤鍋爐及3×70MW燃氣鍋爐、辛家營熱源廠建設5×70MW和3×38MW鍋爐、金橋調峰熱源廠2×70MW燃氣鍋爐、金橋熱網、和林京能盛樂至呼市長輸供熱管線,已建成管網274公里,熱力站313座,形成供熱能力6060萬平方米,年底實現供熱面積4314萬平方米。2018年集中供熱工程完成投資15908萬元,累計完成投資462228萬元。
2.運營管理
一是抓好夏季檢修技改工作,為冬季供熱打下了良好基礎。上一采暖季結束后,公司多次組織各供熱分公司和相關人員對檢修技改方案進行討論,確定了既能保證安全正常運行又能合理利用檢修資金的方案。2018年夏季檢修費用7150萬元。
二是推行優(yōu)質服務,夏季走人小區(qū)進行供熱宣傳。采暖期結束后,公司走訪了前不塔氣、秋實、親親尚城、二毛、城建等44個小區(qū),對常見供熱問題、供熱條例及相關規(guī)定、用熱常識等進行普及宣傳。
3.其他
(1)二次網改造
2018年投資約1712萬元,對轄區(qū)內供熱效果不佳的24處住宅小區(qū)或商網用戶的二次網、閥門等供熱設施進行改造,包括幸福小區(qū)、麗苑陽光城、二毛小區(qū)、煙草小區(qū)、毛條小區(qū)等,管長約22.9公里,涉及用戶面積約144.8萬㎡。
(2)供熱管網改遷
我市啟動了城區(qū)路網改造提升工程,其中哲里木路、海拉爾大街、地鐵2號線涉及城發(fā)公司供熱管網改遷。改遷溝長約3630米,概算投資3600萬元。2018年已改遷1674米,其中哲里木路、地鐵2號線改遷全部完工。
2019年
概述
1.熱源及熱網建設
(1)橋靠、三合村區(qū)域集中供熱擴建工程:2019年續(xù)建工程,新建管線網1.7公里,完成投資約3936萬元,累計完成投資93005萬元。
(2)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低碳供熱亞行貸款項目─辛家營、金橋、毫沁營區(qū)域集中供熱工程:2019年續(xù)建工程,新建熱力站5座、敷設管網共約7.7公里、安裝2臺燃氣鍋爐,完成投資19805萬元,累計完成投資99445萬元。
截止到年底,橋靠熱源廠已建成10×58MW和3×70MW燃煤鍋爐及3×70MW燃氣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建成6×70MW鍋爐及3×70MW燃氣鍋爐、辛家營熱源廠建設5×70MW和3×38MW鍋爐、金橋調峰熱源廠建成2×70MW燃氣鍋爐、毫沁營區(qū)域新建2×70MW燃氣鍋爐、金橋熱網、和林京能盛樂至呼市長輸供熱管線,已建成管網274公里,熱力站318座,形成供熱能力6130萬平方米,年底實現供熱面積4406萬平方米。2019年集中供熱工程完成投資23741萬元,累計完成投資485969萬元。
2.運營管理
一是抓好夏季檢修技改工作,為冬季供熱打下了良好基礎。上一采暖季結束后,公司多次組織各供熱分公司和相關人員對檢修技改方案進行討論,確定了既能保證安全正常運行又能合理利用檢修資金的方案。2019年夏季檢修費用 7500多萬元。
二是推行優(yōu)質服務,夏季走進54個小區(qū),宣傳供熱條例及相關規(guī)定,以維護熱用戶合法權益;普及供用熱小常識,讓熱用戶了解供熱,減少用熱問題,改善供暖效果;普及熱費交費方式,以便捷市民。
三是開通支付寶繳費業(yè)務,用戶可通過支付寶進行繳費。
四是供熱運行期間長輸熱網與金橋熱網并網成功。2019年12月23日,經過7個小時的連續(xù)操作,和林京能—金橋長輸(39.6公里)并網成功,此次是長輸供熱第二次并網成功,而且是在運行期間,開創(chuàng)了自治區(qū)最遠距離輸送熱源、并在運行期間并網的先河。
3.其他
(1)二次管網改造
公司共計投入1031萬元,對天育星園小區(qū)、泰和尚都、幸福小區(qū)、開天小區(qū)、聯(lián)建小區(qū)、先鋒路西巷自來水家屬小區(qū)、金宇文苑商業(yè)街、北垣街恒鑫公寓、烏蘭西巷金龍公寓、二毛東小區(qū)、東潤豪景小區(qū)8#、討號板舊小區(qū)、賽罕區(qū)新希望小區(qū)西區(qū)、金橋發(fā)開區(qū)濱河灣小區(qū)、金橋開發(fā)區(qū)金港灣小區(qū)、金橋開發(fā)區(qū)金河灣小區(qū)等16小區(qū)的部分二次管網和閥門進行了改造和更換,改造管網12.5Km,涉及供熱面積167.7萬㎡。
(2)拆并鍋爐房
2019年拆并鍋爐房7座,投入資金約400萬元,年底全部具備接入集中供熱條件。
(3)合同能源管理項目
2019年實施水泵節(jié)電、三合村分公司集中供熱熱網節(jié)能改造、三合村7#、9#鍋爐均勻混合分層燃燒技術等三項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其中水泵節(jié)電能源管理項目,目前改造十個熱力站,將老舊循環(huán)水泵更換為節(jié)能泵,估算可年節(jié)電量為560385KWh、節(jié)約電費30.5萬元;三合村分公司集中供熱熱網節(jié)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改造完畢后估算每年可節(jié)約能耗費用約2000萬以上;三合村7#、9#鍋爐均勻混合分層燃燒技術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估算改造完畢后減少爐渣含碳量10%左右,每年可節(jié)約煤炭費用約60萬元左右。
(4)實施提標改造
2019年對2016年以前建成的18臺燃煤鍋爐及輔機進行“提標改造”,其中三合村熱源廠6臺、橋靠熱源廠8臺(其中長輸供熱將替代的5臺鍋爐不進行改造)、辛家營熱源廠8臺(其中長輸供熱將替代的4臺鍋爐暫時不進行改造)。“提標改造”包含脫硫、脫銷、除塵設備的提升改造,鍋爐增效的技術改造,煙、風道的密閉處理等相關技術改造。該項工程技術難度大,工序復雜,總投資1億元。2021年1月中旬18臺燃煤鍋爐“提標改造”全部完工。完成投資6703萬元
“提標改造”后原排放標準為NOx:400mg/m3、SO2:400mg/m3、顆粒物:80 mg/m3的煙氣排放標準,“提標改造”后標準將提高至NOx:200mg/m3、SO2:200mg/m3、顆粒物:30 mg/m3。
2020年
概述
1.熱源及熱網建設
(1)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低碳供熱亞行貸款項目─辛家營、金橋、毫沁營區(qū)域集中供熱工程:2020年續(xù)建工程,新建管網8.95公里、熱力站8座,完成投資約12150萬元,累計完成投資約111595萬元。
(2)三合村熱源廠200T燃煤熱水鍋爐等量替換工程:在三合村熱源廠廠區(qū)原材料庫房拆除后的地址上新建兩臺70MW超低排放供熱燃煤熱水鍋爐,工程投資1.5億元,建成后三合村區(qū)域可增加供熱面積320萬平方米。2020開工正式建設,完成投資約2083萬元。
(3)旗下營電廠引熱入呼配套工程:為滿足毫沁營區(qū)域的供熱需求。公司計劃實施旗下營電廠引熱入呼配套工程,項目供熱距離約37km,估算投資13.48億元,項目實施后可增加供熱能力1600萬平方米,建成后為呼市東北區(qū)域提供穩(wěn)定、清潔的熱源,取締區(qū)域內所有燃煤鍋爐房,更大程度的節(jié)能減排。2020年開始開展前期工作。
(4)農村燃煤散燒并網工程:公司2020年實施燃煤散燒并網工程,包括21個村(社區(qū)),9766戶,225.37萬平方米,計劃2020年完工并實現集中供熱,總投資51548萬元。其中:新城區(qū)區(qū)域內涉及7個社區(qū),1214戶,7.76萬平方米。賽罕區(qū)區(qū)域內涉及14個村(社區(qū)),22座熱力站、8552戶,217.6萬平方米。2020年開工建設,新建17座熱力站,敷設一次網溝長13.9公里、二次網管長223.78公里,完成呼倫路以東區(qū)域20個村(社區(qū))、約60萬平方米,約6700戶居民燃煤散燒綜合治理任務,完成投資約4.45億元。當年的10月15日,20個村(社區(qū))已全部并網實現供熱。
(5)熱網互聯(lián)互通工程:為實現全市供熱“一張網”公司開始實施熱網互聯(lián)互通工程,熱源熱網互聯(lián)互通后,可以優(yōu)化熱源配置,加強各個熱源區(qū)域之間的輸送能力,為供熱區(qū)域內的熱用戶供暖提供“雙保險”,即充分合理使用各個熱源能力,即使其中一個熱源能力不足、熱源點區(qū)域出了故障或無法滿足新用戶入網,其他熱源點也可補充進來滿足供熱。
2020-2022年公司計劃投資約7.03億元,完成市區(qū)互聯(lián)互通供熱管網30.5公里。2020年互聯(lián)互通工程敷設管網約17公里。
截止到年底,橋靠熱源廠已建成10×58MW和3×70MW燃煤鍋爐及3×70MW燃氣鍋爐、三合村熱源廠建成6×70MW鍋爐及3×70MW燃氣鍋爐、辛家營熱源廠建設5×70MW和3×38MW鍋爐、金橋調峰熱源廠建成2×70MW燃氣鍋爐、毫沁營區(qū)域新建2×70MW燃氣鍋爐、金橋熱網、和林京能盛樂至呼市長輸供熱管線,已建成管網274公里,熱力站343座,形成供熱能力6130萬平方米,年底實現供熱面積4839萬平方米。2020年集中供熱工程完成投資58733萬元,累計完成投資544702萬元。
2.運營管理
一是抓好夏季檢修技改工作,為冬季供熱打下了良好基礎。上一采暖季結束后,公司多次組織各供熱分公司和相關人員對檢修技改方案進行討論,確定了既能保證安全正常運行又能合理利用檢修資金的方案。2020年夏季檢修費用 10900萬元。
二是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推行供熱客服管家式服務。2020-2021采暖年度,為持續(xù)提升供熱服務質量,有效縮短服務鏈條,拉近服務距離,建立實施常態(tài)長效的服務保障機制。公司再次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推行“集團公司—集團公司客服部—供熱分公司摸排小組—網格化責任區(qū)—供熱客服管家”五級管理模式;建立了“三位一體”的聯(lián)動機制,即服務網格、集團公司服務指揮中心和服務熱線“三位一體”的聯(lián)動機制。
客服管家是在“訪民問暖”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對一,點對點”“一個客服管家捆綁一名檢修技術人員”的服務模式,推行了供熱服務網格化管理,將原催費員身份變?yōu)榭头芗?,在原職責的基礎上增加服務范疇。包括巡查用戶供熱狀態(tài)、巡查的同時宣傳供熱政策,普及供熱常識,建立用戶不熱臺賬,與綁定的運營所技術檢修人員上門為用戶服務,處理故障,有關熱費、用戶信息等問題,檢查用戶用熱狀態(tài)及私接偷供情況,維護正常熱用戶的用熱權益。
2020-2021采暖年度,公司226個客服管家,即226個服務網格,平均1500戶為1個服務網格,網格內配備客服管家1人、檢修技術人員1人,及時解決網格內用戶提出的問題和訴求。
3.其他
(1)二次管網改造
2020年公司共計投入2470多萬元,對新希望東區(qū)、金港灣小區(qū)、頤和小區(qū)、旺第嘉華小區(qū)、東苑小區(qū)、蒙昆小區(qū)、保全莊小區(qū)、聞都新苑,金穗小區(qū)、黃金海岸小區(qū)、財校家屬院、呼和佳地、長城新苑、清芷園等30個小區(qū)二次網改造,改造管網70多公里,涉及供熱面積165萬㎡。
(2)拆并鍋爐房
拆并凱德成鍋爐房、政協(xié)鍋爐房、世貿金鉆鍋爐房等3座鍋爐房,涉及供熱面積約34萬㎡。
(3)燃氣鍋爐低氮改造
公司組織開始對三合村C車間1號、3號燃氣鍋爐、橋靠四車間14、15號燃氣鍋爐進行低氮燃燒改造,12月底完成改造工作并投入試運行。4臺燃氣鍋爐改造后氮氧化物的排放值為50mg/m3以下。
(4)合同能源管理項目
實施橋靠、三合村、辛家營、金橋四個區(qū)域14座熱力站節(jié)電改造工程,改造后,根據循環(huán)泵的實際運行功率,2020-2021采暖年度預計節(jié)電100萬元左右。